循环经济刺激
循环经济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随着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市场上的"寻宝游戏"也随之启动。从月初的广东甘化、贵糖股份等短线明星,再到本周的水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相关领域,无一不是折射出循环经济这条主线。
根据发改委的解释,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传统的铝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通过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来换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铝金属材料。因此,把铝工业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全过程中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方式,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赤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已经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形成制约我国铝工业发展的"绿色屏障"。因此,实现铝资源的循环使用,不仅可降低对矿产原料和能源的依赖,而且还将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保障日益增长需求的有效途径。
由此,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启动,对我国铝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中铝海归引发回购预期
近期随着中石油大手笔回购境内三家A股上市公司,业界普遍预感新一轮的红筹回购浪潮将展开。而就在上半年包头铝业上市的时候,中国铝业就曾公开表示要"海归"发行A股。
据外电报道,中国铝业执行董事兼副总裁陈基华近日表示,该公司正考虑在A股上市。现在(中国铝业)需要在资本市场采取行动,以便获得更多的机会来满足公司不同的发展需要。但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陈基华此话弦外之音显然并不简单。一方面,中国铝业想在A股上市,首先就需要理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铝业面临着旗下子公司参与股改的压力,也有解决"中铝系"内部大量关联交易的需要。
一个凸显"中铝系"整合雄心的例子是中国铝业上半年否决了旗下子公司山东铝业的增发方案。有关高层当时解释称,山东铝业增发A股,将稀释中铝持有的股权,这与中铝的长期经济利益相悖。另外,在寻求登陆A股市场的时候,几乎相同的资产结构,母子公司同时在一个资本市场上融资,很容易被认做是战略不清晰的表现。
由于中铝发A股的预期,认为山东铝业、兰州铝业、包头铝业都有被回购的可能。回购可能性最大的当属山东铝业,毕竟山东铝业是中铝的优质资产。而近段时间氧化铝价格不断创新高,也决定了该股具备进一步走强的基础。另外,焦作万方、南山实业等,作为中铝的潜在收购对象,在二级市场上亦具备较大的想象空间。
后续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铝业上市公司中,除了山东铝业经营氧化铝以外,其它的全都是电解铝。如今,严酷的事实摆在电解铝企业眼前:2004年,电解铝的平均价格在每吨1.62万元左右。而据统计,同期国内电解铝的成本大都在每吨1.65万元以上。所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以内部优惠价购买原料氧化铝(例如中铝集团内的电解铝企业)和电力的企业之外,电解铝生产企业都在亏损。
何况,近期有关氧化铝创历史最高价的消息更是让电解铝企业不寒而栗。受供需的影响,近期国内氧化铝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国内的氧化铝在港口的价格已经报出每吨5800元的历史最高价,而在2002年仅为1800多元。此前由于受进口氧化铝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铝业曾于10月13日上调过一次氧化铝价格,从每吨4330元上调至4660元,上调幅度达到7.6%,以缩小氧化铝的内外价差。当时的进口氧化铝港口价格为每吨5400~5500元。看来,年内不排除氧化铝价格进一步上调之可能。
综合而言,我们认为,铝业板块虽然背靠"循环经济"和"中铝回购"这两大题材支撑,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随之而来的风险亦不容忽视。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