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滁州天气预报:  
  首页 | 研究会简介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理论研究 | 典型实践 | 企业名录 | 联系我会    
 
循环经济简报 第四期
时间:2012-7-25 8:24:00 |   浏览:
循环经济简报 
 2012年第4期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
                                                                        主办  2012-3-10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 
 

回良玉副总理听取发展循环农业的汇报
5月30日晚,季昆森到稻香楼宾馆拜访来安徽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的国务院回良玉副总理,专门汇报了发展循环农业的情况。
    季昆森向回副总理汇报说,2005年10月,2009年11月您两次对我撰写的《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一文和汇报信件分别作了重要批示。根据您的批示,中发〔2006〕1号文件第10条“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采纳了我的一些意见。2007、2008、2010、201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又反复强调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这对在全国广大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从事循环经济工作的同志是很大的鼓舞和支持。现在广大农村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热情和积极性越来越高,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措施,积极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会)的同志,在新的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在理论上不断地总结、提升。经过深入系统地调查分析研究,撰写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意见》。建议国家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动。
回副总理对安徽发展循环农业所做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在全国产生的影响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说,发展循环农业太重要了,是治理面源污染,改善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广大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大事。

 
孟富林率人大工作研究会调研宁国市循环经济

    5月21日-24日,安徽省人大工作研究会会长孟富林一行,对宁国市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省人 大工作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陈基余,副会长吴昌期、季昆森,省人大原常委汪石满、王立祝、孙献忠和省循环经济研究院的部分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13个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并听取了宁国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情况汇报。
    调研后,孟富林主任对宁国市的工作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宁国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1年,在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中名列79位,城市化率已达到60%,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全省第一,各方面工作都有一大批好典型。特别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看了这些好典型非常感动。他希望要认真总结推广这些好典型,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要看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魅力,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效益。各级都要自觉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循环经济要政府主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持,要规模、规范发展,注重能人效应。省循环经济研究会积极主动地支持和指导宁国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希望宁国市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工作的领导,作出更大的成绩,培育更多更好的典型,以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为了更好地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党代会、省人代会的精神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从开展单个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试点上升到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全面推动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高度,宁国市率先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创建活动。
    从2月中旬发动以来,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宁国市就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创建“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工作意见》、《关于宁国市提高资源产出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意见》、《中共宁国市委办公室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宁国市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创建工作领导组的通知》、《宁国市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示范单位、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一览表(初稿)》等文件。使创建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项目、有措施、有典型,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
    在省人大工作研究会集中调研前,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先后多次派员到宁国市调研了30个典型单位。
调研组一致认为,宁国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抓得实,抓得好,抓出了成效。一个县级市有几十个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先进典型,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可以说,宁国市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工作,已从星星之火,逐步形成燎原之势。宁国市率先开展“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创建活动,对全省乃至全国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季昆森出席《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专家论证会

5月24日,季昆森应邀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论证会由国家发改委解振华副主任主持。来自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13位院士、专家参加了论证会。
    解振华副主任指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循环经济摆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出了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国家级专项规划之一,是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有关循环经济目标任务的具体部署,也是我国首部国家循环经济规划。希望各位专家广开言路,多提宝贵建议,使《规划》成为“十二五”时期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环资司介绍了《规划》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专家组认真审议后认为,《规划》编制过程规范,基础扎实,资料翔实,结构合理,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保障措施有力,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具体抓手,体现了鲜明的循环经济特色和专项规划特色,对全国“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意通过评审。同时,专家组还就进一步完善规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评审会在肥召开

 5月31日,省发展改革委在合肥组织召开《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专家论证会。会议由省发改委副主任孔晓宏主持,季昆森担任专家组组长。
    与会专家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省经济研究院对《纲要》编制情况的汇报,认为《纲要》是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把握建设生态强省规律和现实趋势基础上,立足我省实际,提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目标明确,任务可行,措施得力。与会专家一致通过《纲要》论证。获论证通过的《纲要》将根据专家意见,对有关内容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有关程序尽快批准实施。

 
我省两园区入选
国家“十二五”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初选名单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启动了第三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的申报工作。经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列入国家第三批7个示范基地的初选名单,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国家23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的初选名单。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我省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是全国首批7个示范基地之一,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09亿元。
    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在指导、协调地方政府和项目单位,结合本地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现状、园区现有资源聚集基础、加工利用情况及特点,抓紧编制实施方案。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组织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方案通过评审的,中央财政将采取预拨与清算相结合的综合财政补助方式,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基地建设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补助资金由地方政府根据实施方案统筹使用。
    今后一个时期,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推进现有各类园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2年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调查
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5月28~30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2012年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调查工作,并进行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调查培训。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完善资源产出率统计调查方案, 5月22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将北京、山西、内蒙、安徽、湖南和甘肃六个省(区、市)确定为在全行政区范围内进行统计试点调查的地区,将吉林、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和宁夏十一个省(区、市)确定为在部分地市、企业范围内进行统计试点调查的地区。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等领导先后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指出资源产出率是评价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是反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试点地区要充分认识开展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领导,统计局具体负责统计调查工作,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信委)等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必要试点经费在内的保障措施,确保统计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作者: |   信息来源:中华循环经济网
 
版权所有 滁州市循环经济研究会 联系电话:0550-3040336 传真:0550-3040336 联系地址:滁州市委大院 邮编:239000 技术支持网狐科技
皖ICP备09001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