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6期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
主办 2012-7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
主办 2012-7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
季昆森应邀赴贵阳出席中国科协年会并作报告
5月20日-29日,季昆森应中国科协邀请出席在贵阳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出席开幕式的人员包括特邀嘉宾科技工作者代表等共2500人左右。
这是季昆森第4次出席中国科协的年会,并在会上作“绿色转型突破口 提高资源产出率”的报告。季昆森在报告中指出,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是“牛鼻子工程”,不仅是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而且可以用这个指挥棒来引领和指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攻坚。这样做,必将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必将在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产出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必将为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找到新思路,为建设“两型社会”作出新贡献。
根据中国科协的安排和贵阳学院的邀请,5月26日下午,季昆森到贵阳学院作《生态文明是永续发展的文明》报告。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亲自安排,省及贵阳市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部门100多位干部到贵阳学院听报告,贵阳学院师生近400人听了报告。报告会由贵阳学院党委书记蒙秋明教授主持。
季昆森以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依据,从七个方面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他在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转变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经营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之路;依靠内生动力建设生态文明更有生命力;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重要保障。在季昆森报告的2个小时中,整个会场秩序井然,报告结束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听报告的同志就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磷石膏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限塑令的解禁、循环农业等问题与季昆森进行了现场交流。会场气氛非常活跃。
季昆森应邀参加亚太地区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并作报告
2013年6月5日,季昆森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同济大学邀请,参加2013年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APLP),并在会上作《循环经济是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的报告。
季昆森在报告中说: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我从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思考中体会到,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对它的表述有多种多样。2003年11月30日我提出,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如果能达到这“四个更”,就比较理想。
2、我们学习、研究、推行循环经济,也必须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具体化、本土化,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今天,对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官员来说,学习、研究、推行循环经济也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具体化、本土化,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3、如何将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还需要找出具体的实现途径。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总结出“四个入手”、提出循环经济催生、发展了“九大新产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四个入手”、“九大产业”适应面广,操作性强,在全国各地都适用。
1.从污染治理入手,把污染治理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变单纯的赔钱为既要花钱又要赚钱。2.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入手,突出减量化原则,在“节省”二字上下苦功夫,从省中求好,省中求快,省中求多,实现多快好省的辩证统一。3.从生态修复入手,变单纯的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为经营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4.从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入手,这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
推行循环经济催生、发展了九大新产业:环境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节能降耗产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健康产业、服务经济、创意经济、低碳经济、甲醇经济。
4、安徽是发展循环经济较早的省份之一,这些年来,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工业、农业、园区等方面的循环经济先进典型,有的在全国是首个突破,有的已传播到国际上,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些典型的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四个更”的愿景,还能应对风险危机;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还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实践表明,针对不同的情况,大力推行循环经济,不断优化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就能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探究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
5月5日-7日,省循研会(院)邀请长丰科鑫养猪公司、阜阳德益食用菌公司等7家循环农业先进典型的负责人,齐聚黄山市多维生物科技公司,现场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问题。
近年来,我省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典型,但这些典型普遍存在循环经济模式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链短、企业规模小等诸多不足,企业自身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其示范性和推广价值也大打折扣。省循研会(院)计划把这些先进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和经验进行集成、组装、配套,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更好实现三个效益的共赢与提升,并首先在黄山市多维生物公司实验试点。这一想法得到省内众多循环经济典型的积极响应,他们从各自企业的实践认识到,发展大循环农业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出路。并表示,只要需要,愿意尽力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支持,按市场机制开展合作,资源和利益共享。
5月31日,省循研会(院)再次召集上述企业负责人,就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季昆森指出,企业间既要精诚合作,又要按市场机制办事,达到整合目标、整合力量、整合认识、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形成整体效益,以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断降低环境污染,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扩大劳动就业,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5月30日下午,季昆森、丁俊先与陈光辉等,前往省农垦集团位于董铺水库水源保护地的1200亩基地考察调研。省农垦集团负责人打算在这里引进陈光辉的多维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季昆森在调研时提出了要在严格保护市区饮用水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水源保护地资源产出率的初步意见。
近年来,我省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典型,但这些典型普遍存在循环经济模式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链短、企业规模小等诸多不足,企业自身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其示范性和推广价值也大打折扣。省循研会(院)计划把这些先进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和经验进行集成、组装、配套,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更好实现三个效益的共赢与提升,并首先在黄山市多维生物公司实验试点。这一想法得到省内众多循环经济典型的积极响应,他们从各自企业的实践认识到,发展大循环农业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出路。并表示,只要需要,愿意尽力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支持,按市场机制开展合作,资源和利益共享。
5月31日,省循研会(院)再次召集上述企业负责人,就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季昆森指出,企业间既要精诚合作,又要按市场机制办事,达到整合目标、整合力量、整合认识、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形成整体效益,以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断降低环境污染,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扩大劳动就业,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5月30日下午,季昆森、丁俊先与陈光辉等,前往省农垦集团位于董铺水库水源保护地的1200亩基地考察调研。省农垦集团负责人打算在这里引进陈光辉的多维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季昆森在调研时提出了要在严格保护市区饮用水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水源保护地资源产出率的初步意见。
省循研会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
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
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
6月8日,省循环经济研究会(院)在季昆森主持下,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大家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进一步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大家还学习了4月19日人民日报的短评:《创新驱动需要创新考核》;学习了5月22日人民日报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生态文明是民意所在》。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大家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进一步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大家还学习了4月19日人民日报的短评:《创新驱动需要创新考核》;学习了5月22日人民日报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生态文明是民意所在》。
举办“再制造技术发展及应用”报告会
6月8日,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与合肥市机械行业协会,联合在合肥“科学家企业家讲坛”(第165讲)举办“再制造技术发展及应用”报告会,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教授主讲,报告会由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科学家企业家讲坛组委会执行会长盛志刚主持。有100多人出席了报告会。季昆森在报告后作总结讲话。
再制造理论是徐滨士院士于1999年首先提出来的,是制造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推进的重要领域。
刘志峰教授在报告中着重论述了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再制造的定义、国际上再制造的状况,国内再制造的提出;二是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再制造大国看在我国发展再制造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大意义;三是论述了再制造的巨大驱动力,提出再制造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探索出的新的制造模式,是新诞生的绿色制造业,具有一套绿色制造系统和技术体系;四是介绍了我国当前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已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要建立面向再制造的设计体系,形成再制造的技术体系。
季昆森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再制造企业是典型的“两型”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循环经济产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重要途径。他介绍了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近几年在发展再制造业中所做的工作;介绍了我国在发展再制造业方面一些创新的做法和经验。
季昆森在全省工商联常委会上作报告
5月3日,安徽省工商联十届二次常委会在安庆市召开。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出席会议并作常委会工作报告。省工商联领导、省政府参事以及省工商联常委120余人出席会议。季昆森应省邀出席会议,并作《贯彻十八大精神 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和循环经济 毫不动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报告。季昆森在报告中指出,十八大突出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门制定和完善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从激发主体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大税收支持、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督查考核八个方面,出台了发展民营经济的20条具体意见。建议广大民营企业家对十八大提出的,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学、真信、真用,就会真有效,就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