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简报
2014年第4期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
主办 2014-7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
省循研会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
6月16日下午,季昆森组织省循研会(院)集体学习,有三项内容:一是学习讨论当前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二是学习讨论系统治水确保水安全问题;三是学习讨论中宣部表彰的时代先锋江苏省农业科学家赵亚夫的先进事迹。
(一)
通过学习大家认为,省循研会(院)虽然是群众性社会组织,但我们从事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问题,事关人民的福祉。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政治上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更加自觉的做好工作。
大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树立新风,开创新局面,赢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赞誉和衷心拥护。但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人宣扬“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这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也表明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中国作为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学习,老同志要进一步增强党性,保持革命晚节,继续发挥余热;年轻同志要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做贡献。
(二)
大家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论述。习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了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极端重要性,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水安全的严峻形势,系统阐释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治水的新思路,为我们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大家深刻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思想理论的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治水兴水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节水优先,是倡导全社会节约每一滴水,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努力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空间均衡,是坚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强化水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系统治理,是统筹自然生态各种要素,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解决水资源问题;两手发力,是政府和市场协同发挥作用,既使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好作用,也更好发挥政府在保障水安全方面的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作用。
大家通过学习,决心以习总书记治水兴水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要求为指导,把推行循环经济与科学治水、系统治水紧密结合起来,为建设生态强省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资源和空间。
(三)
大家认真学习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关于赵亚夫先进事迹的报道,深受启发,深受教育。
今年73岁的赵亚夫是江苏省镇江农科所原所长,他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日本留学,前后18次到日本学习农业科学技术。53年来,他一直坚持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从2003年他在贫困山区戴庄村,通过发展有机农业使该村脱贫致富达小康,实现“两个率先”。农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3000元,提高到2013年的16600元,村集体从2003年欠债300万元,到2013年集体积累1000万元,当年集体收入190万元。这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是靠发展有机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大家表示,要以赵亚夫为榜样,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多作贡献。
省循研院赴吉林调研学习
在省委领导和省委办公厅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省循研院于6月10日-16日,到吉林省学习、了解、收集安徽枞阳籍革命先烈童长荣的英勇事迹,考察交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工作。考察活动得到吉林省委、省人大,延边州党委和州人大的鼎力支持。
季昆森、丁俊先一行与吉林省党史研究室同志进行了座谈,实地参观考察了童长荣同志陵园、纪念馆和牺牲地。
童长荣(1907一1934)同志是安徽早期的革命家,是从我省走出去的革命先烈,和杨靖宇、赵尚志一样都是我党在东北领导抗日斗争中牺牲的中共高级将领、民族英雄。童长荣1931年-1934年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在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组织发动群众,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创建了东满抗日根据地,初步建立起东满抗日统一战线,与日寇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日伪对东满根据地的所谓“大讨伐”。他还将党的政治工作做到日军内部,成功地影响了有良知的日本人配合我们开展抗日斗争。
考察组还与吉林省和延边州人大以及人大城建环资委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并实地考察了延吉、汪清、敦化、安图等地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吉林省良好的生态、丘陵地区林业和农业合理布局、山区发展林地经济和林下经济的宝贵经验使考察组深受启迪。
秸秆高效利用与巢湖环境保护技术座谈会召开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正值我省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省循研院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召开“秸秆高效利用与巢湖环境保护技术座谈会”。 会议由能源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余增亮研究员主持。
季昆森、盛志刚与来自安徽、江苏、上海、黑龙江、新疆等地的专家、教授、企业家,结合巢湖生态防护需求,重点讨论了秸秆高效综合利用、生物炭和木醋液的开发利用问题。
季昆森介绍了我省长期以来在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安全食品上所做的努力,并重点介绍了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和我省多个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典型,建议要大力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治理巢湖生态环境、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多做贡献。
滁州市循环经济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
5月28日,滁州市循环经济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滁州市委副书记孔晓宏、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图强、市人大副主任傅厚华、市政协副主席沈虹等出席会议。滁州市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蒋双甲作研究会成立5年来的工作报告。
季昆森代表省循研会、省循研院到会祝贺并讲话。他说,滁州市循环经济研究会是我省最早成立的市一级循环经济研究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蒋双甲会长的带领下,在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克服人手少、经费不足等困难,突出重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指导,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为推进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滁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滁州市循环经济工作处于全省前列,典型比较全面。滁州市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突破陈规,紧密联系滁州市各地各行各业的实际,灵活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刚性限制,取得了许多创新型的成果。
季昆森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单项的经济工作,不是简单的综合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必须上升到国策的高度。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各环节,全过程,全社会,从总体上、体系上来谋划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从国际上来看,循环经济已形成世界潮流,成为人们破解资源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模式。
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安徽省的循环经济已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工业、农业、园区等方面的循环经济先进典型,有的在全国是首个突破,有的已宣传到国际上,产生良好效果。
5月27日,季昆森到滁州市考察扬子木业、奥博集团等企业,认为这些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筑节能作出了新贡献。
滁州市委书记李明看望了季昆森一行。他表示滁州市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跨越发展。
省循环经济研究会(院)落实今年工作要点
6月23日下午,季昆森主持召开省循研会(院)会长办公会,对省循研会(院)2014年工作要点及循研会(院)各中心的工作安排进行分工落实到人,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滁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纪实》出版
由滁州市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蒋双甲主编的《滁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纪实》一书,最近和广大读者见面。该书分《综合篇》、《实践篇》、《法规篇》三部分,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有一定深度。全书运用翔实的数据、资料,系统地阐述了全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维、新理念、规划目标、政策举措、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既是对滁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探索与展望,具有较好地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